长江灯光秀五一特辑点亮武汉两江四岸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刚性,依法落实用途管制。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造成进口税收税基缩小、收入减少。(八)证券交易印花税1-9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352.34亿元,同比增长40.2%,比去年同期增速加快了72.5个百分点。

长江灯光秀五一特辑点亮武汉两江四岸

1-8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4%。企业所得税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9.1%。车辆购置税的税基是应税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的销售总额。自2013年1月1日起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使用的房产连续3年免征房产税。

国内增值税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的主要原因:一是 营改增改革影响。五是分月看,各月税收收入增速在波动中趋于回升(见下图)。然而新全球化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战后至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化,由于OECD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的1/5,而大批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只能用资源与发达国家交换工业制成品,所以世界初级产品供应相对充裕,初级产品价格增长速度也远落后于工业制成品价格增速。还必须看到,中国目前虽然还拥有巨大的出口能力和贸易顺差以及巨额外汇储备,但这是建立在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的时候。1971年与1950年相比,世界初级产品出口价格指数仅上涨2%,而世界工业制成品价格指数却大幅度上涨53%,这种有利于工业品制造国的世界价格结构,使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这些资源稀缺经济体,能够借助世界市场吸纳全球资源而完成工业化,也有利于他们形成长期的贸易顺差。工业化超前与城市化滞后并存的格局,形成了中国超强的储蓄机制,这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也是新千年以来巨大贸易顺差与巨额外汇储备的来源。

2001-2011年,中国初级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长率高达26.2%,比上世纪90年代高出10个百分点,也比同期全部进口额的年均增长率高出6个百分点。中国由于资源不足,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转向了资源进口国。

长江灯光秀五一特辑点亮武汉两江四岸

2009年,中国工业产出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1.5%上升到目前的15%。2001年,中国初级产品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为18.8%,2011年猛增到34.7%。世界初级产品价格在新千年以来的暴涨,也与发达国家转移制造业后转向了发展虚拟经济直接相关。中国是人均资源稀缺国家。

发展金融吸引资本流入英国在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时候,资源供给依靠海外广大的殖民地供给。德国和日本想靠武力崛起却落得在战争中惨败,二战后还是靠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贸易才完成了工业化。但中国一缺少丰裕的资源,二也不能凭武力去抢,因此谋求满足资源需求还是主要靠和平发展经济,如果贸易不行就要靠发展金融来吸引资本流入。在城市化带来的庞大内需拉动下,中国有能力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年均9%的高增长率,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源瓶颈约束问题未来20年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源瓶颈约束问题。

人均耕地水平也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所以,随着中国经济从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原有的强劲出口动力机制也会逐渐消失。

长江灯光秀五一特辑点亮武汉两江四岸

2020年或出现贸易逆差从中国自己的情况看,由于2011年初级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只有5.2%,在进口中却占到34.7%,所以当年的出口价格指数是10%,而进口价格指数却高达17%,即价格条件不同所导致的进出口额增长速度差,竟高达7个百分点。工业化所需要的45种主要能源与矿产资源中,除了煤炭,其他人均拥有量都排在世界80位以后。

我国仍有9亿低收入的农村人口,且城乡消费水平相差3倍。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进口资源量按目前德国和日本这两个资源稀缺国家的人均进口额计算,要从中国目前人均450美元增加到2300美元,总值要超过3万亿美元。新千年以来,英国的贸易逆差高峰时超过1700亿美元,美国的贸易逆差更曾超过9000亿美元。历史的发展到了今天,未来20年中国崛起是最大的世界主题。这就是在资源稀缺背景下,中国工业化高度依赖世界资源的集中表现。次债危机爆发后,2009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由于危机影响曾猛跌30%,但2010-2011年两年又分别上涨26.1%和26.3%,新千年以来世界初级产品价格的年均涨幅则高达10.6%。

如果进口增速为15%,只比出口增速高出1个百分点,到2020年后中国就会开始出现贸易逆差,到2030年贸易逆差就将高达1.3万亿美元。冷战结束后,发达经济体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制造业,由此使中国等一批发展中国家转变成世界制造业的主体。

两国能够长期维持住国际收支平衡,靠的就是发展金融市场,成为世界的财富管理中心,从而能长期引导国际资本的流入,用资本收支的顺差来补贸易收支的逆差。金融全球化导致实体经济金融化,表现为世界大宗商品价格的涨落越来越脱离供求而由金融资本主导。

2001-2008年,世界出口平均价格指数增幅为53.5%,同期初级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增幅却高达172.2%。在城市化带来的庞大内需拉动下,中国有能力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年均9%的高增长率,特别是在未来10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时代,中国经济的强势增长更是在全球范围内一枝独秀。

在铁矿、铜矿和铝矿等方面,中国消耗量的比重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水平。美国在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时则是靠人口少和资源丰裕。但若在未来20年中国展开大规模的城市化,这个机制将被改变。出口是进口基础,有出口才有进口,如果出口增长乏力,资源进口就会受到出口瓶颈约束,中国工业化的速度就会因此降下来。

结果之二就是由于制造业大国的进口价格增速远高于出口价格增速,迟早会出现贸易逆差。随着2003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再次加速,2006-2010年,仅中国就消耗了全球新增石油消费量的84.2%。

最终把二战后至新世纪前,国际市场上制造业价格增速快于初级产品价格增速的格局从根本上颠倒了过来。例如高峰时,美国用资本净流入所支持的进口,已经超过全部进口总值的1/3。

从国际经验看,英美这两个先后的世界第一大国,到目前为止都有超过30年的连续贸易逆差。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到目前还远没有走完,因为中国的13.5亿人口中还有9亿是农民,把中国的城市化率提升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还需要20年,而城市化进程也必然会带动中国的工业化再次加速,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会不断上升。

比如,如果目前真实的城市化率是2/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就得新增12万亿元,而12万亿元已经是2011年中国全部按人民币计算的出口额。有分析说明,目前石油价格的上涨中,至少有1/3是由金融投机造成的,而资源生产大国也乐于资源价格被国际炒家拉高,甚至干脆直接参与资源的炒作,由此就形成了金融大国与资源大国联手掠夺制造业大国利润的局面而在产业革命阶段,在新兴产业实现领先就会拥有更大的机遇。其中,泛能机是整套技术的核心。

作为一个趋势学家、经济学家,里夫金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论,为全球能源经济的变革指明了方向,也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蓝图。与里夫金不同的是,王玉锁认为,由于基础设施、经济性、思维习惯等原因,能源的发展并非替代,而是和谐共生,他将这一理论称为能源的进化:能源应当是逐渐进化的过程,从柴薪到煤炭,再到液体能源、气体能源、各类新能源,后出现的能源并未把之前的能源完全否定。

而新能源与互联网的融合正是如此。但是,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要真正推动能源体系的变革,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必须更加重视可操作性,王玉锁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胥和平称,在前两次工业革命形成的传统产业,中国企业实现对国际巨头的超越非常困难。王玉锁对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的优劣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清洁性、资源分布等方面,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优劣势表现出了鲜明的互补性。

张国荣
上一篇:散粉能不能用在头发上 散粉能去头发油吗
下一篇:最新!今起陕西省汽、柴油价格上调